运动后喝中药,煎药方式在药材浸泡、用水选择、火候控制、煎煮时间、特殊药材处理等方面存在不同。
1. 药材浸泡:运动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,新陈代谢增强,为使中药有效成分更好地溶出,浸泡药材时可适当延长时间。一般普通药材用冷水浸泡30 - 60分钟,运动后可浸泡60 - 90分钟。像茯苓、白术等健脾的药材,充分浸泡能让其药效更好地发挥。
2. 用水选择:运动后身体水分流失较多,煎药用水应选择优质的水,如纯净水或矿泉水。因为水中的杂质可能会影响中药的药效,优质的水可以**煎药的质量。例如,黄连、黄芩等清热的药材,用优质水煎熬能更好地保留其有效成分。
3. 火候控制:运动后身体处于相对亢奋状态,煎药时火候不宜过大过猛。开始时可以用大火将水烧开,之后转小火慢煎。对于一些滋补类的中药,如人参、黄芪等,小火慢煎能使药物的滋补作用更好地体现,避免有效成分因大火而挥发。
4. 煎煮时间:由于运动后身体的生理状态改变,部分中药的煎煮时间需要调整。一些解表药,如麻黄、桂枝等,煎煮时间可适当缩短,一般在水开后煎10 - 15分钟即可;而一些质地坚硬的矿石类、贝壳类药物,如石膏、牡蛎等,煎煮时间则要适当延长,可在水开后煎30 - 60分钟。
5. 特殊药材处理:运动后对于一些特殊药材的处理也有讲究。比如阿胶、鹿角胶等胶类药材,需要采用烊化的方法,即单独用开水或黄酒将其加热溶化后,再与其他煎好的药液混合。还有一些芳香类药材,如薄荷、砂仁等,应在煎煮后期放入,以防止其有效成分挥发。
运动后喝中药,煎药方式确实存在不同。在药材浸泡、用水选择、火候控制、煎煮时间和特殊药材处理等方面都需要特别注意,这样才能**中药的药效,更好地发挥其对身体的调理作用。但具体的煎药方式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所服用的中药种类,遵医嘱进行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