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点说,你没奶农,也没奶。
牧民们既然养肉牛又省心又省力,还能挣到钱,为什么还要养奶牛?
奶牛她年龄小,mm小,未达泌乳期的时候你挤不出来奶吧,是不是得有两年养殖周期才能达到应有产量?
其次养好了不能嘴对嘴的让你直接去喝吧?你要挤,要发酵,要打包,经过很多工序加工,这些东西你得有现代化设备吧?自己没有是不是得交给公司做?
奶牛生病了,产奶不合格,国家检测又严格,这一批奶是不是直接完球了?这样一年下来你不亏本谁亏本呢?
因此很多情况下我们国家奶源要靠进口,你的奶价要看国际市场。而国际市场又要看你的供需关系,资本主义不是做慈善的,产奶大国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欧盟一旦大旱,供应端缩减,恭喜你,奶价,涨。
产奶大国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欧盟预测到将要大旱,缩减供给量,恭喜你,奶价,涨。
还是这几个大国,这次供给量上升,但供给增长速度停滞,为带动复苏,恭喜你,涨。
事实上,据我在内蒙这边儿的了解,现在的奶价才是奶农不亏本的价,之前做奶农基本都是会亏本的。这其中我不知道蒙牛和伊利赚了多少,但我所知道的是,在奶这个事儿上,他们的专业程度是值得信赖的,也就是说,没把奶在水平上给你做差了。
这两家虽然不能说在奶这个事儿上形成垄断,实际倒也相去不远,虽说在价格上不具备随便乱涨的权利,但是人家将奶从袋装变成盒装,口感上也进行了一些改善,让我们这些喝不下去袋装奶口味儿、平日里不怎么喝奶的乳糖不耐者能把牛奶喝下去,在这个基准上每100ml涨了九毛钱,你真的不能说他们是卖保健品的,这是个专利。
你觉得蒙牛和伊利的奶贵,多数是你对奶的需求变高了,但因为经济原因,奶的价格你承受不起了。
你不要跟我说自己金典特仑苏还是喝的起的,你只是单纯对这个事儿表示不满。我给你算一笔账,一个人一天两盒奶,一个家庭一天六盒,30天你需要180盒,特仑苏78元16盒,换算下来一个月奶钱的支出要近900元。而这仅仅是你一项吃食的开销。
水果,蔬菜,肉食,哪个没涨价?普通家庭真的开销的起?即便开销的起,那么除了吃,你还有没有钱做别的事儿呢?请不要说我为自己家乡的企业说话,因为喝不起真没什么可害臊的。
这事儿从前是有先例的。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,人们就是买不起奶了,乳制品一下供大于求,奶价迅速回落,2009年2月原奶价格直接掉到19.3美元/100kg,而自2006年起到现在,奶价最高有54美元/100kg,最低价也有22美元/100kg,除了08经济危机,从未下过20美元大关。
看看现在的奶价,再看看现在的经济形势,你还觉得金典和特仑苏贵单纯是企业坑你吗?要是你觉得贵,怎么不去街坊猫买呢,现在还有优惠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